如何激發(fā)員工積極性,我們店有著成功的小案例。辦法推行以后,不僅員工業(yè)務技能突飛猛進,而且整個團隊形成一種敢于擔責、勇于創(chuàng)新的氛圍。我們的具體做法是,將年初目標任務計劃下分到各個部門,并針對其完成情況每月開展一次小型經營分析會,每個小組負責人針對其情況做總結分析,做到心中有數(shù)。
開始的時候主要靠引導,找到方法之后就容易了很多。第一次開會的時候,每個人對于自己的工作基本還是按部就班,分析會也是基本不著邊際,甚至有些完全懵圈的狀態(tài)。第二次稍微有點頭緒,但也還是不知道怎么去干及怎么去分析。于是,我借鑒參加公司經營調研會的經驗,跟伙伴們一起坐下來花大量時間進行分析講解,讓他們從中理解并找到自己工作的方向。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員工們逐步把分析會的結論與成果應用到工作中,能動性有了大幅度提高。比如說,會主動爭取活動商品及高毛利商品,敏感商品長時間缺貨及陳列不合理等自己解決不了時會及時跟我溝通,而且經常就電腦負庫存負毛利跟我交流,討論下一步工作計劃。不僅這樣,員工與員工之間也經常進行這方面的交流,對于完成情況格外上心,會擔憂完不成,會想辦法怎么加把勁。不再像以前一樣完全被動地聽我指揮,甚至連上貨都要被督促,日常交流更是時有時無、懶懶散散沒有上進心。
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影響到了每一個人。有了這種固定的工作模式,新進的員工也備受感染,工作中會積極配合各小組工作,盡快讓自己適應工作并能夠獨當一面而不給團隊拖后腿。再后來經營分析會上,各小組負責人完全能夠就自己的目標完成利弊有條不紊地進行分析,新人們也受其感染并且從中對各小組經營有初步理解。
沒有目標的工作等同于沒有方向性,一個連方向性都沒有的人怎么會明確規(guī)劃自己的行為,更何況做到盡力而為呢。有了目標任務這桿“槍”在背后一直指著你,你又怎么能不給自己不斷往前走的動力及理由呢。
(信校店 劉靜)